四川眉山市公办中职学校前四排名

时间:2018-04-24 09:10:52

浏览量:899

眉山市彭山区职业高级中学相关内容

  1. 彭山县职业高级中学

image.png

彭山职高现占地面积19.6亩,建筑面积9731平方米,其中实训基地面积4375平方米。学校现开设了汽车、旅游、电子、会计、机械、计算机等六个专业。其中,会计、汽车运用与维修为眉山市重点专业。现有在籍学生1240人,在校生489人。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4人,其中“双师型”教师16人,省级教研组成员2人,市学科带头人1人。在职称方面,中学高级15人,中学一级18人,中学二级15人,高新校区建设情况。一期工程:2014年7月竣工,新建教学楼4702平方米,学生宿舍1480平方米,厕所157平方米,总投资953.8万元。二期工程:预计投入450万元,将建设学生食堂1000平方米、室内体育馆1000平方米、校门和门卫室。现已完成图纸设计,正在图审。三期工程:预计投入500万元,将建设两个塑胶跑道运动场(其中一个为彭溪中学所有)、实训厂房、校园道路、排水排污管道。 历经三年连续奋战建设,2016年8月彭山区职高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完成。8月1日,彭山职高搬迁工作正式启动,全体教职员工战高温、斗酷暑,加班加点搬运教学办公设备,督促水、电、气线路安装,完成校园道路的黑化,接收和装配新的专业实训器材,完善师 过去的彭山职高,面积狭小,设备陈旧,发展受到严重制约。为了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,区委和区政府规划实施了彭山职高的整体搬迁建设项目。职高新校区位于彭溪镇,与锦江大学隔路相望,占地60多亩,新建了教学综合楼、实训厂房、室内体育馆与一流的学生食堂、男女生公寓楼、塑胶跑道运动场等,并投入400多万元购置了汽修、机械实训设备,打造了全新的电子装配室、会计沙盘室等。学校还将以“尚德精能”为理念,建设特色校园文化,计划五年内成为眉山市办学水平一流崭新的彭山职高,站在新的起跑线上,定能谱写出彭山职业教育新的篇章。彭山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开设有财会、计算机、商贸旅游、机械电子、影视动画、市场营销等专业。

  2.四川省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

image.png

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(仁寿县职业教育中心)是国办学校,办学地址位于仁寿县城北,属仁寿县教育局管辖。学校建校于1955年,占地面积0.244平方千米。历届才人辈出,教育兴旺发达。
  学校开设职业中专班、“3+2”大专班、普通高中班、对口升学班,学校现有学生6800余人,年均非学历培训4000人次;办学以来,共为社会培养合格技术性人才4万余人,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,向本科、专科院校输送优质生源6千余人。办学以来,已为社会输送初级、中级技术人才3万余人。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。
  校内师资力量优越,拥有一批质量很高的师资队伍,有中学高级教师108人、中学特级教师3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,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2人,双师型教师106人。县级骨干老师、学科带头人50人,市级骨干老师、学科带头人15人,省级骨干老师12人。
对外合作
  仁寿县职业教育中心以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契机,加强内涵发展,走强强联合办学之路。
校校合作
  与“北京市汽车维修职业学校”、“眉山市华西航空旅游学校”、“电子科技大学”、“成都师范学院”、“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”、“四川省交通职业学院”、“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”、“绵阳职业技术学院”等众多学校实施校校合作办学,办品牌专业,3+2大专班、自考大专班、成人大专班,进一步扩展了学生学习、就业、升学空间。
校企合作
  与“三星电子”、“大众汽车”、“海尔集团”、“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”、“北京建城”、“tcl电子集团”、“仁宝电脑(成都)有限公司”、“仁宝电脑(昆明)有限公司”等300多家大型上市企业建立人才供求关系,实施校企合作,坚持五不送原则(非大型企业不送、工资待遇低不送、社会治安环境不好不送、工作条件差不送、科技含量不高不送),全国主要城市都有学校的就业服务点,学生对就业不满意时仍可以免费进行二次安置。

3.四川省青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

image.png

青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时间是1976年,讫今已有40年办学历史,积累了众多的教学成果以及教学经验,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路上,青神中职是走的比较顺利的,加上近几年高铁的高通,给青神职校更是带来新的机遇,抓住青神特有的地理位置优势,开设了高铁专业,毕业直接到家门口的高铁站等地方就业,成为青神职中的一个最大的办学亮点。高铁专业在学校十分受欢迎,学校也有特色的教学方式,培养的学生专业水平高,综合素质好,也很受铁路单位的喜欢和认可。

青神职中占地5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。校内教学设施先进,有新修的教学大楼,全空调宿舍楼、实训车间、阶梯教室、微机室、 形体室、琴房、运动场、食堂等设施齐全。配有先进的电教设施:建有专门的学生实验基地,拥有一百多台计算机,建有宽带校园网,internet互联。生活、文娱设施齐备。新型的食堂和宽敞的运动场为师生提供物美价廉、营养丰富的美食和锻炼身体的场地。校内现有专兼职文化课、专业课教师 70余人,其中,双师型教师29人,学生教育教学、生活管理等师资力量雄厚。

学校还拥有全国首批100个民族文 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、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、眉山市重点 中等职业学校等多项殊荣。学校位于“国际竹编之都”的青神县城。地处成都平原1小时经济圈西南部,北接成都新区,南邻乐山,西望峨眉,是第一代蜀王蚕丛氏故里,地理位置优越,高速公路、高铁等交通十分方便。
学校特色专业众多
 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办学。服务产业发展,校企结合,产教融合,与成都立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强强联合,合作办学,优势互补, 形成以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、竹编工艺为特色,高铁乘务、学前教学、航空地勤、机械加工技术、汽车运用与维修、中餐烹饪、电子应用 技术等为重点的专业结构
学徒制培养,手把手育人
  实施“学徒制”,让学生学中做,做中学,着重培养学生现代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。
升学与就业双轨驱动
  一方面,已申请国家 打通“从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”的深造通道,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,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潜力,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。另一方面,我校恪守100%就业承诺;以实现人人成才为最终目标。

4.眉山职业技术学院

image.png

【学院办学积淀深厚】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27年的四川省眉山国民师范学校和创建于1958年的四川省乐山专区农业学校。眉山国民师范学校在办学历程中几易其名,1953年春定名为眉山师范学校,是教育部标准化建设优秀师范学校,有75年中等师范的办学历史,积累了丰富的教师教育经验,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,培养了大批卓越教师,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大批教育管理人才。乐山专区农业学校1972年夏更名为乐山地区农业学校,1985年5月更名为乐山市农业学校,1997年9月更名为眉山农业学校,是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。在44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历程中,始终坚持为“三农”服务的办学方向,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,为眉山、乐山等地培养输送了大批卓越农业技术技能人才,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大批党政管理人才和优秀企业家。2002年,经省政府批准,报教育部备案,两校合并组建了眉山职业技术学院。学院以两所优质中专作为建校基础,根植东坡故里深厚文化底蕴,是莘莘学子笃学精业的理想之地。

  【学院区位优势明显】学院北距省会成都仅60多公里,来去成都高铁、高速方便快捷,有3条公交车在学院门口设站。周边公园环绕,东坡湿地公园、苏辙公园、东坡竹园与学院隔江相望,正在修建的滨江公园与学院南面、西面、北面接壤,浑然一体,如同办在公园里的大学。学院地理位置醒目,在岷江二桥东岸眉州大道岷东段5号,从外地来眉,直奔岷江二桥,看见桥就看见学院,校舍依山而建,推窗即见雄伟壮观的岷江二桥,于是,学院有“见桥大学”之称谓。
  【学院办学条件完善】学院占地面积500余亩,校舍建筑面积12余万平方米,校园环境整洁,景色优美。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34个,实训基地6个,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,校外实训基地200个。教学、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200余万元,馆藏纸质图书40万余册。
  【学院师资力量雄厚】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459人,其中专任教师300人,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的126人,具有高级职称的74人,中级职称112人,双师素质教师237人。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。
  【学院专业类别齐全】学院现有师范教育系、农业技术系、商贸旅游系、工程技术系、文化艺术系、中等职业教育部、继续教育培训部等7个教学科研单位。在专业建设上,形成了以教育类、农业类专业为主,商贸旅游类、机电建筑类、文化艺术类专业协调发展的鲜明专业特色与优势。现有招生专业23个,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特色专业2个,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。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。
  【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优良】学院以培养德才兼备,适应行业、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,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。示范建设以来,学院获省市级教学成果奖11项,有省级精品课程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,在线开放课程8门,是四川省首批“现代学徒制”试点学校。学院坚持工学结合,校企合作,知行合一,产教融合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,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,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5%以上,用人单位综合评价毕业生的称职率达90%以上。学生获得省市级荣誉和奖项上百项,商贸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12级学生郭潇作为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大学生茶艺团的团员登上米兰世博会舞台,被授予百年世博中国茶文化周推广大使称号。
  【学院科研成果丰硕】学院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,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。主持研发杂交水稻、果树新品种9个,推广面积3000余万亩。示范建设以来,省市级科研项目立项42项,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37项;教职工共发表论文500余篇,主编教材、专著共计25本。
  而今,眉山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发展需求,面向技术创新,面向教育改革,根植眉山,辐射全川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,以传承千载诗书城文化为己任,以创建百年“常青藤”学校为愿景,弘扬“求实创新,和谐发展”的校风,践行“诚信自强,笃学精业”的校训,为建设规模适度、质量优良、特色鲜明、服务有力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!

查看详情点击http://www.zkbedu.com/school/list-0-0-1-23-396.html查看






上一页 下一页

中职升学快速咨询通道

联系姓名:

你的性别:

学生类型:

联系电话:

家长电话:

QQ号码:

意向专业: